云南师大附中是一所历史悠久、治学严谨、学风浓厚、人才辈出、在省内外基础教育界享有盛名的省属一级一等完全中学,是云南省科技教育的示范学校,是国家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基地学校,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,是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、全国部分大学附中协作体、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的理事单位,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。
云南师大附中创建于1940年11月21日,前身是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设学校”,简称“联大附校”。1942年中、小学分开设置,改名为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”,简称“联大附中”。抗战胜利后,组成西南联大的清华、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复员北返,1946年更名为“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附属中学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接管,1950年改名为“昆明师范学院附属中学”。1984年“昆明师范学院”更名为“云南师范大学”,附中随之易名为“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”。
学校地处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洪源路36号,占地面积160亩,建筑面积7万多m2。校园布局合理,设计精巧,环境优美,四季鲜花盛开,营造了一个优雅、舒适的育人环境;设施设备齐全,功能完善,有配备了各种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、气势恢弘的教学综合楼,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信息中心,适合学生发展特长的音体馆,功能齐全的生活服务综合楼,温暖舒适的学生公寓;另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、篮球场、排球场;馆藏图书59679万册,电子图书3万册,书刊杂志220种,报纸20多份;实现了教育、教学和管理网络化。这里已成为有理想的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,万千学子放飞理想的乐园。
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,学生人数近3198人;教职工有333人,高级教师148人(其中特级教师13人),一级教师129人,硕士研究生66人,省、市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55人,先后有20多位教师接受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,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治学有方、为人师表、优秀稳定的教师队伍。
建校至今,历尽沧桑,数迁校址,名随世易,血缘不变,精神永存。经过几代附中人的不懈努力,形成了“求实、认真、团结、进取”的校风;“严格要求、科学管理、勤奋好学、勇于探索、团结协作、以身作则”的领导作风;“严谨治学、开拓创新、诲人不倦、为人师表”的教风;“严格广博、勤奋好学、勇于探索、追求不息”的学风。
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,本着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,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奠基”的思想,以育人为根本,以教学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要求学生“先学会做人,再学做学问,不仅要学会,关键要会学”,做到“做人、求知、健体、办事”协调发展。结合学生兴趣特长,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和选修课,学生社团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。
78年来,桃李芬芳,硕果累累,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学子,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材。其中有为新中国的建立抛洒青春热血的席淑筠、郎宝媛、庄任秋烈士;有参加抗美援朝的魏兆德等19位英雄战士;有著名作家罗广斌、宗璞;有著名数学家朱永津;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、戴汝为、严陆光;有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女博士谭小南;有省级干部齐怀远、朱志辉、戴光禄;有全国青年十杰优秀企业家郑天一,优秀企业家黄思烈;还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王佳,上海大学生十大风云人物吴媛媛,昆明“十大杰出青年”曹军、文镇、郝亚敏等一大批优秀同学。在不同历史时期,不同领域,数以万计的附中学子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为学校赢得了荣誉。
恢复高考以来,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云南省领先地位,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,有60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、北大深造,有30多名学生考入香港大学,培养了38名云南省高考状元;在全国学科竞赛中,学生成绩斐然,有69名同学获云南省第一名;为西藏培养了250多名学生,为我省20多个少小民族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学生。
为开拓学生视野,树立全球化意识,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,我校先后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附中、澳大利亚墨尔本威斯理学院、美国伏蒙特学校、英国家林学校、印度圣泽维尔学校等结为友好学校;多次接待缅甸、泰国、伊朗、日本、美国、英国、瑞土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参观访问团。
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,发挥附中在云南基础教育的引领和辐射作用,我校先后创办了“云南师大实验中学”和“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”,为我省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;按照“服务全市,带动全省”要求,一直选派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到全省14个地州讲课、培训教师,与广南一中、梁河一中等兄弟学校建立智力扶贫关系,促进了当地教育质量的提高。多年来,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国家、云南省、昆明市和云南师大的肯定和嘉奖。
硝烟弥漫,迎来了学校的诞生;峥嵘岁月,见证着学校的成长。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,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、抓住机遇,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》,加强干部、党员和师资队伍建设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,促进学校提升内涵、科学发展,朝着“省内领先、全国一流、世界知名”的方向而迈进,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!